IPO收紧,并购市场“重燃”?

2023-08-31 07:31:30 来源:凤凰网

近期,证监会“多箭齐发”活跃资本市场、提振市场信心。证监会表示,将根据近期市场情况,阶段性收紧IPO节奏,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。这让与二级市场息息相关的一级市场VC/PE再次陷入沉思:投资逻辑、退出策略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?记者多方面了解到,面对当前资本市场的动态调整,不少创投机构都更加明确今后的投资逻辑和方向,此外,并购重组的退出方式愈发受到投资人的重视。

更加围绕“关键核心技术”做投资

“之前市场就在传IPO会收紧,我们也专门开会研讨了,长远来看,政策还是利大于弊的。”深圳一VC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。“今后一段时间二级市场主要支持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’,非关键核心的一般企业,包括传统的所谓高科技企业将得不到融资支持。今后找项目必须强化‘关键核心技术’这个标准。”该人士表示。


【资料图】

虽然硬科技成为近些年的投资主线,但真正有竞争力的硬核技术却不见得很多。有券商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:一方面GP为了满足地方引导基金的投资要求,扎堆投资了不少所谓的“硬科技”项目,但项目鱼龙混杂,很多都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;另一方面,由于资本过于扎堆某些领域,导致项目估值虚高,即便上市也不见得有好的表现。“阶段性收紧IPO,也有助于机构好好梳理眼下的这些项目,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逻辑,把真正有价值的企业推向资本市场。”该人士表示。

对一级市场来说,新规影响投资端的同时,还让募资端变得更加“犹豫”。据记者了解,新规下发后,有近期拟投资创投基金的个人LP表示暂缓出资,将观望一段时间后再做决定。

对于此次新规影响最大的退出端,有券商人士对记者分析,从此前证监会相关负责人的表态来看,真正的科技创新领域融资仍将获得支持。“目前只是阶段性收紧IPO,等一二级市场实现一定的平衡,应该还是会保持常态化IPO的。”

但不少机构已经意识到,不能仅以IPO作为主要的退出路径,“我们也正在重新研究项目的退出工作,不一定要等到上市,可以跟企业一起寻求并购的机会,或者在一级市场上退出。”上述VC机构负责人表示。

倒逼生物医药企业学会自我“造血”

IPO收紧,对部分研发投入大、周期长、对资本依赖较大科技行业的影响最为明显,比如生物医药行业。“其实这段时间生物医药的投融资、包括药企上市,都已经比较坎坷了,收紧IPO对中后期的投资退出确实影响很大,对我们做早期投资的影响有限。”深圳一位医药投资人对记者表示。

今年以来,生物医药在资本市场上频频遇冷。先是科创板上市节奏不及预期,再是市场传闻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暂停,随后声势浩大的医药反腐将药企再次推上风口浪尖,给医药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。

有业内人士直言,近期出台的无论是IPO阶段性收紧,还是适当限制再融资,都深刻地反映了监管的一个态度:IPO不再是高管和投资机构的套现工具,再融资也不会为公司连年亏损无限制兜底。

“医药投资的募资肯定会加剧,对于要融资的企业来说,更需要降低估值,先活下来再说。”上述医药投资人表示,资本寒冬将倒逼药企更加注重内部的开源节流,砍掉一些非核心的管线,更加务实地开展一些外部合作。此外,药企还需要更加注重拓展短期能够带来现金流的业务,实现自我造血。而对于医药投资人来说,一二级套利不再可取,投早投硬才是正道。

对于退出,此前接受记者采访的华锷资本CEO安宁曾表示,其实不少医药领域的机构投资者已纷纷调低IPO的预期,“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,中国的创新药才刚刚起步,所有的生物医药企业都去努力IPO,不符合行业规律,也不太现实。”安宁表示,未来5-10年内,绝大多数Biotech将会通过并购重组完成升级转型,这才是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。

安宁举例,从美国的Biotech历史投融资数据来看,投资人通过IPO退出的案例仅占不到20%,而通过并购重组退出的案例则高达30%。“我个人认为,未来在中国生物医药领域,并购重组将成为主流,而不是IPO。”安宁表示。

产业逻辑成并购退出新驱动力

IPO阶段性收紧,机构投资者再次将目光投向并购。事实上,监管也表态将大力支持并购重组发展。此前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,并购重组是优化资源配置、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途径。下一步,证监会将坚持问题导向,顺应市场需求,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。一是适当提高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的估值包容性,支持优质科技创新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。二是优化完善“小额快速”等审核机制,延长发股类重组财务资料有效期,进一步提高重组市场效率。三是出台上市公司定向发行可转债购买资产的相关规则,丰富并购重组支付方式。四是推动央企加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整合力度,将优质资产通过并购重组渠道注入上市公司,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。据证监会披露,2019年以来,每年全市场并购重组3000单左右,交易金额均超过1.5万亿元。

事实上,A股历史上出现过多次IPO收紧或者暂缓的情况,而每一次出现,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并购,由于此前几次都出现过IPO和并购此消彼长的现象,因此业内将此称为“跷跷板现象”。此轮IPO收紧,这种现象是否会再次重演?

“以前是增量时代,现在是存量时代,应该不会再出现跷跷板现象。”和君咨询创始人陈思南对记者表示。

晨壹投资也发文分析称,在2013-2015年的那一波并购潮中,未上市公司的证券化和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需求是最根本的推动力。但如今企业的证券化率已高,随着二级市场成熟,上市公司并购更看重整合效果,而不再需要市值管理,因此,产业逻辑如今成了并购重组的新动力。

产业逻辑驱动下,并购市场会怎么走?陈思南分析,第一,对企业而言,存量时代只有“抱团取暖”才能实现跨越,所以,上市公司做并购一定是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核心诉求,那就一定会寻找能与自身有很强的协同效应标的;第二,IP0即便阶段性收紧,并购也不会出现多大的量变,因为如今企业做并购更多考虑质量而不是数量,也只有真正优质的未上市项目才能获得并购机会;第三,互补性只是并购的前提,如今上市公司会更多考虑双方能否完全整合到一起、实现“1+1>2”的效应。

黑崎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兴文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,在退市制度仍未完善之前,频繁的IPO和再融资会形成资本的“红海效应”,而支持并购重组业务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,久而久之,则有助于为一级市场创造一个好的并购环境,提供多一个退出路径。

鼎业投资创始合伙人吴良群也认为,成熟的资本市场不只需要活跃的IPO市场,也需要活跃的并购重组市场。“特别是我们经济正往高质量发展方向走,更需要通过并购重组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。”

无论对于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,业界都期待一个成熟资本市场的逐渐形成,IPO与并购不再此消彼长,而是顺资本市场周期同频共振。

标签:

西陇科学: 第五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

证券代码:002584       证券简称:西陇科学      公告编号:2022-080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...

2022-12-07 19:01:59

汉嘉设计:近期公司作为联合体成员之一中标了钱潮嘉苑共有产权房项目EPC工程总承包工程_每日观点

(原标题:汉嘉设计:近期公司作为联合体成员之一中标了钱潮嘉苑共有产权房项目EPC工程总承包工程)同花...

2022-12-06 17:38:42

山东推出文化体验主题旅游产品 推出多种旅游惠民措施

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,为迎接第12个中国旅游日,山东将整合全省文旅资源,策划推出2022文化体验主...

2022-05-22 19:23:40

唐山加快验收时间 为建筑工地开复工保驾护航

唐山市住建局坚持两手抓、两手硬,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,想尽一切办法,简化一切手续,实现一路绿灯...

2022-03-19 15:15:42

消费者“身材焦虑” 减肥市场疯狂吸金

三月不减肥,四月徒伤悲。冬去春来之际,为了能穿上各种漂亮轻薄的服装,变得更瘦成为了许多人的追求,...

2022-03-19 15:14:49

2月份秦皇岛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.2% 同比下降4%

3月16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,河北省入统的石家庄、唐山、秦皇...

2022-03-19 15:13:01

深圳技术进出口全年合同数量共1347项 同比增长2.51%

科技部火炬中心近日公布了2021年度全国技术合同交易数据。截至2021年12月31日,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67050...

2022-03-19 15:10:37

邢台柏乡:打造羊肚菌产业示范带 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

我们通过打造食用菌产业高标准试验示范园,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,还进一步增加了群众和村集体经济收入。...

2022-03-19 15:09:40

胡金秋32分17板 浙江广厦男篮“双杀”稠州金租

CBA浙江德比二番战昨晚开打,再度狭路相逢的浙江广厦男篮与浙江稠州金租男篮表现难分伯仲,比赛直到最后...

2022-03-19 15:07:37

新疆北部有降雪 湖北、湖南等地出现大雾

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,昨日8时至今日6时,内蒙古东北部、黑龙江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...

2021-12-13 08:35:21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非洲经营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8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